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促进军民融合 “军转民”和“民参军”要“齐步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4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四川省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如今,这个“天府之国”成了我国核技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重要的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军民融合产业经济规模收入已达266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但多年来,军民融合也存在一些难题,一方面,“军转民”不容易。军工企业不容易接市场的“地气”,军工单位受到体制机制约束,不能充分融入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民参军”也难,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觉得军工“高高在上”,受到军品市场准入门槛的限制,很难进入国防科工领域。

为解决这两大问题。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方案,四川围绕军民融合改革事项,破除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而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招”。

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支持军用技术转移转化、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支持相关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基金的设立将加快这个国防科技工业大省“军转民”和“民参军”步伐 ,让两者一起迈开腿“齐步走”。

对此,财经评论员刘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刘艳:在全世界范围内,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是一个普遍现象,前景也非常广阔,因为它对社会各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军民融合融的不仅仅是技术和钱,最为关键的是建立起一种双向融合的转化机制,在战略和策略层面都给予其一定的制度配套。

过去“军转民”的现象其实比较普遍,但是“民参军”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落实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就是政策层面上的支持。这一次四川军民产业融合的基金很明显是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所制定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之上推动的一个地方的军民融合的建设。第二个层面就是要做到体制的配合,因为军民融合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惠及于军队或者单纯惠及于民众,更重要的是实现双赢。

目前来讲,由于军队军工体系自身的原因,它这种封闭的状态并没有被完全打破。另外,在“资金”层面,过去所谓的“军转民”更多的是由于军队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所有资金都来自于民企自身,所以它们的负担比较重,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从核心上来讲,军民产业融合的长期发展核心是要解决竞争性的问题,体现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和优点。最终的军民融合的落脚点一定是开拓省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点。

最后,除了军队的高科技,目前一些不属于军队的资产或除非安全战略资产以外的服务性工作也应更多的交由民营资本,从而最终形成盘活整个社会经济的资产。总体而言,最终的目的是开发经济的新增长点。(信息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