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民参军”开闸放水:122家优势民企步入战机修理行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发布时间:2017-07-04

空军装备部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迈出了“开闸放水”让大量优势民企进入军队装备维修领域的关键一步。

“民参军”开闸放水:122家优势民企步入战机修理行列

——空军装备部以问题导向推动军民融合求突破见成效

1

一问:源头何在?

长江经济带的“再发现”

一家军工企业为某型直升机配套生产的桨毂可靠性指标不达标,安徽一家民企研制的桨毂经地面试验验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某型发动机大修备件涡轮叶片一直供应紧张,江苏一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今年4月,空装工厂管理局组织空军修理工厂,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调研,类似的惊喜发现接连不断。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看问题谋思路,空装机关对长江经济带有了一次崭新的“再发现”: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各地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建立了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推动了近1000家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有的民企以世界航空科技前沿为起点,已发展成为国内某一专业领域的“单打冠军”或“开路先锋”。

与28家优势民企进一步接触,空装系统从上到下愈发强烈感到:借力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大有可为。

2

二问:闸门咋开?

中国制造的“再认识”

一家民企采用连续碳化硅纤维材料,研发某型号发动机喷口调节片,将耐高温性能提高150℃,单台重量减少8公斤,可大大提升国产调节片性能质量。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技术直到前不久才引起军方关注和重视。

但是,这绝非个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主的我国制造业核心区域,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装备的应用明显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先信息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确保了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品牌,一些优势民企稳步进入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伴随对中国制造这一国家战略的“再认识”不断加深,空装领导果断决策:开闸放水,让更多优势民企进入战机修理领域。空装机关积极行动,齐心协力,很快找准了开闸门的三个关节点:军事需求决定“谁上”,行政监管决定“上啥”,市场问效判定“哪个强”。

3

三问:河道宽不宽?

民企长短板的“再评价”

江苏无锡一家民企在与发动机主机厂整体叶盘加工合作中,主机厂要求这家民企提供模具、软件等全部核心技术秘密,否则不予合作。企业掌门人喟然长叹:“参军”千辛万苦、望穿秋水,“参军”后辛苦变成了痛苦、汗水化作了泪水。

一种观点有形无形地存在:军工企业优先,民企可用不可靠!空装领导对此坚决予以纠偏:有比较才有鉴别,开闸放水多不多,先要看河道宽不宽!

这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座谈会前,空装工管局和上海局收集到761家有合作潜力的民企详细信息,先期筛选151家,最终122家入选。而113项合作协议的现场签订,真正让“民参军”企业认识到:进入战机修理领域,就要担大任、挑大梁。

水涨船高新感觉,国富民强壮军威。河道宽了,开闸放水的力度更大,民企“长短板”看得更清、更准。空装机关上下认准了一个理儿:用好民企的长板,就能弥补空军战机修理工厂的短板,也有利于打破自身的发展瓶颈。

4

四问:是池子还是大海?

“统”“融”“新”“深”的“再学习”

6月20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习主席强调指出:各有关方面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成效,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反复学习领会“统”“融”“新”“深”有关论述,空装上上下下都在思考:优势民企大量涌入后,战机修理能否真正实现高效益?“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企进入的究竟是池子还是大海?”空装领导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所在。

星辰大海,扬帆远航,呼唤“军转民”“民参军”齐头并进。以国家战略为牵引,总目标愈加清晰,宏观、中观、微观目标分层推进;靠国家战略加大推进力度,大国防观、大航空观、大效益观更加牢固确立。眼下,他们正从长三角、珠三角起步,今后将注重引导优势民企“北上西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装备修理的强大支撑网络,同时也为各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作出示范和带动。

战略眼光呼唤战略思维

战略眼光从哪里来?《执行》一书给出的回答未必完全正确,但值得借鉴:具备战略思维的领导者必须熟练掌握三个流程,分别是挑选其他领导者、确定战略方向以及科学引导运行。

空军装备部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迈出了“开闸放水”让大量优势民企进入军队装备维修领域的关键一步。6月11日至12日,空军装备部修理工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座谈会在四川彭州召开,空装联手122家民企谱写战机修理新篇章。有关专家称赞:这标志着“民参军”喜迎重大拐点。

多学优势民企“闪光点”

■解放军5719工厂厂长 张 铀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空军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军装备修理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空军装备修理工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修理保障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发达国家大多制定了强制性分包的装备采办制度,明确中小企业直接承担的主承包合同金额数至少达到25%,实际上有的甚至达到40%。我们在这方面存在不小差距。这次对接活动中,优势民企的“闪光点”更让我们深受触动,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和责任。

许多工友们表示,今后要多学优势民企在原始创新上的执著追求,敢于和善于当特定专业领域的“开路先锋”;多学优势民企的家国情怀,带着火热理想和坚定信念,投身军品研发和生产,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当然,还要自觉学习优势民企的先进管理理念,真正提高军队装备修理工厂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水平。

不能只想“参军掘金”

■入选优势民企代表 毕天晓

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中,长三角地区有246家,几乎占半壁江山。民营企业的优势由此可见一斑。空装借力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规划,助推装备维修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可谓抢占先机,敢抓会抓,抓到了点子上。

民营企业进入战机维修领域,机会来之不易,理应倍加珍惜。民企有着许多天然优势,譬如灵活的资本、管理机制和技术创新能力等,这些固然可喜,但也要警惕固步自封,须知优势不可能一成不变,还要注意在实践中向军工企业和军队装备维修工厂学习,在项目落实过程中学敬业精神,学严谨态度。同时,我们还要不忘初心,讲境界、讲奉献,不能一心只想“参军镀金”“参军掘金”。只要军民两相补、两促进,各自学会扬长补短,就能真正促进军民融合在装备维修领域落地生根、深度发展。

用好金融这个特殊杠杆

■入选金融企业代表 臧家顺

听到过太多太多民企从事军工配套生产后资金难以为继的故事。从事军工产品研发和生产,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这是一种军地双方都承认的客观存在。

在军民融合框架下增加民间资本投入,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通行做法。反观我们国家,军工企业和“民参军”企业的融资问题,表面上看是解决资金供给与来源,实质还在于重塑军工企业的产权基础,调动民间资本进入军工领域的积极性。

军民融合呼唤金融支持。央企国企军工企业“混改”之年,更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筹划融资问题,用好金融这个特殊杠杆。务必警惕,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军工领域的门槛,不等于任何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入: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军工领域的专业优势,与专业投资团队配合,引导和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带动创业,提高军民融合产业投资精准度,有利于推进人力资源军民融合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