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创新机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来源: 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05

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重视,既让不少民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看到了商机,也让军工领域的科研成果有机会实现产业化。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民参军”存在的各种障碍,还需付出努力。

对接会给了地方企业了解军队需求的机会

今年4月底,中国航天十二院举行的第四届军民融合推进大会上,几十家民营企业将自己最好的产品和技术带到了现场展览,引来了上千人的关注。

  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一家以石墨烯材料为原料、从事保护用品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虽然成立不到3年,但已经在新三板上市,其产品利用石墨烯这一新型材料的隔热特性,制造保护女性、特殊劳动者的护膝等产品,在电商领域非常受欢迎。举例来看,一件护腰,看起来很简单,但可以卖到1000元以上。

  “我们想结合产品的这种保暖特性,为军队提供一些特殊衣物,保护军人的身体。”该公司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之前,他们很少有渠道了解军队的需求。最近这两年有了更多的军民融合对接会,给了地方企业了解军队需求的机会。

  来自山东烟台万隆真空冶金有限公司的高管史戈宁也来到推进会现场。在去年工信部主办的一次军民融合技术大赛上,该企业的一项新材料获得了创新奖的冠军,引起了许多军工企业的关注,一些企业还去他们公司考察,准备与其合作。史戈宁和他的同事尝到了甜头,希望在更多的场合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我这次又带来了一款新材料和工艺。”史戈宁告诉记者,这项材料可用在高端制造领域,用来做导线,耐高温、轻便、细如发丝,在军工领域将大有用途。

  一家来自安徽合肥的企业,从事水上机器人的研发。其研发负责人称,他们的产品早就想进入军队系统,但由于渠道少,一直没有机会。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军队系统的负责人在他们的展台仔细询问着产品的技术参数以及产业化能力。

  据了解,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在民用领域已经积累了许多高水平的技术,尤其在一些新材料方面,许多产品走在国际前列,成为支持我国军工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军民融合正步入“快车道”

  多年来,我国军工领域沉淀了巨大的技术和专利储备,仅航天领域就有3.7万项专利技术需要转化成生产力。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原因,这些技术和专利也常常会待字闺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融合步入‘快车道’,军民融合的速度明显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不断丰富,在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国防和军队建设实力也获得了显著提高。”中国航天十二院院长薛惠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为推进军民融合,今年年初成立了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从中央层面推动“民参军”“军转民”。

  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单位的民用企业占到总数的2/3,而且全国还建立了24个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整个产业的规模超过万亿,平均增长速度也超过20%。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起步晚、壁垒多、门槛高,我国军民融合尤其是技术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深度融合需要相关方积极转变发展理念

  为了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的发展,近些年国家成立了各个层面的军民融合协调机构,搭建军民融合的平台,让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工需求。

  2016年,由中央批准在原航天707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了航天十二院,成为我国在产业层面军民融合的“试验田”和“先行区”。

  今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四川绵阳科技城“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绵阳科技城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提升军民融合创新水平。全国首个“航天(国防)技术转移应用中心”不久前也在合肥蜀山落地运营,江苏南通、山东威海、广东中山“军民融合转移重心”建设也已经全面启动。

  不过有专家指出,要想让军民融合向更深度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积极转变发展理念,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军地双方都需跳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眼前利益的“漩涡”。

  其次,还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军民融合统筹统管合力。目前我国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完全有条件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军民融合的新的领导机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第三要注重强化战略规划约束,拿出可行的办法推动规划落实,确保融合有序推进。

  最后还要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扫清制约军民融合的制度壁垒,创新市场准入管理,加快消除法治“盲区”,以政策法规保障军民融合顺利推进。